一、客户需求成因:全球化业务催生跨系统协同刚需
三达膜作为业务覆盖 20 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膜技术龙头(国家专精特新 “小巨人” 企业,股票代码:688101),核心业务涉及食品饮料、生物医药、锂电新能源等十余个领域,且手握 240 余项膜材料与水务运营相关专利。随着国际业务扩张,其团队办公系统出现 “地域分化”—— 国内员工长期使用钉钉开展工作,海外团队(如新加坡总部)则依赖飞书协作,但核心审批流程均依赖泛微 E9 OA 系统。这种 “一套审批流程、两套办公平台” 的模式,导致跨地域业务审批需在多系统重复操作(如国内车间生产审批与海外总部技术方案审核),不仅拖慢协同效率,更成为企业数字化运营的关键堵点。
二、S-HUB 解决方案:精准适配跨平台审批场景
针对三达膜的痛点,S-HUB 搭建了泛微 E9 与飞书、钉钉的跨平台集成架构,核心实现三大功能与一项差异化设计:一是审批流程实时推送,确保泛微 E9 的审批任务能同步触达对应平台,避免信息滞后;二是审批状态双向同步,无论员工在泛微还是钉钉、飞书操作,各平台状态实时统一,杜绝信息偏差;三是统一单点登录,员工无需记忆多套账号密码,一次登录即可切换系统,降低操作成本。同时,通过 “智能路由” 设计满足地域差异需求 —— 国内员工在钉钉接收带电子签章的审批通知,海外团队在飞书获取多语言版本的流程节点提醒,且两种渠道均支持一键跳转至泛微 E9 完成审批。技术层面,方案采用独立数据交互中间层,既规避了泛微与飞书直接集成时需开放数据库表权限的安全风险,又解决了多平台字段映射不一致的问题,确保数据交互稳定可靠。
三、客户选择原因:成熟方案 + 高效周期 + 可控成本
三达膜在选型阶段对比了泛微官方集成服务、飞书原生连接器等方案,最终选择 S-HUB,核心源于三方面核心优势:其一,方案成熟度高,实现 “开箱即用”——S-HUB 针对泛微与主流办公平台的集成场景,已预置标准化接口模块,无需复杂定制开发,仅需根据三达膜的业务流程稍加配置即可落地;其二,周期极短,总工期仅 10 天,远快于行业同类项目平均周期,能快速解决企业协同堵点,减少业务等待成本;其三,成本更可控 —— 依托标准化模块,较定制开发模式节省约 70% 的对接成本,同时避免后续因方案不成熟产生的维护费用,性价比优势显著。
四、未来效果预期:移动端升级 + 私有化保障 + 全系统互联
从实际应用价值看,该方案首先解决了泛微移动端功能较弱的痛点 —— 通过将泛微强大的审批流程引擎延伸至钉钉、飞书移动端,员工无需依赖泛微原生移动端,可直接在日常使用的办公平台上接收审批通知、查看流程细节、完成审批操作,大幅提升移动端办公体验。其次,S-HUB 采用私有化部署模式,所有数据交互均在企业内部服务器完成,避免数据外泄风险,保障企业信息安全。从长期发展看,该方案不仅解决当前跨平台审批问题,更为三达膜搭建了统一的系统集成基础 —— 未来可通过 S-HUB 将 ERP 系统、物联网平台、财务系统等企业内部所有业务系统互联,打破数据孤岛,形成全链路数字化协同体系,为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长期支撑。